1、治療白細胞減少癥。石韋30g、大棗10g為基本方,白細胞計數(shù)低于3×104/L者加用菟絲子、枸杞、雞血藤各20g,頭暈、多汗、乏力者加黃芪、黨參各15g;肢冷、畏寒、腰膝酸軟無力者加附子5g,菟絲子15g;咽干、多汗、手足心熱者加女貞子15g,旱蓮草10g,生地30g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12劑有顯效,1個月后療效鞏固。
2、治療泌尿系感染。石韋、公英、馬齒莧各30g,苦參10g,北柴胡12g,黃柏10g,水煎服。3劑即有效。急性感染,慢性感染均可服用。
3、治療智齒冠周炎。生石膏40g,黃連20g,白芷20g,細辛3g,川芎20g。取上藥研細末,混勻,口服1日3次,每次5——10g,溫開水送下,5天1療程,孕產(chǎn)婦忌服。
4、治療耳鳴。石菖蒲研細末,裝入膠囊,每日2次,每次5g,連服10天,如不效者,每日可加至20g。石菖蒲,味辛,性溫,是重要的芳香開竅中藥,治耳鳴、耳聾有較高療效。
5、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球潰瘍。生龍骨,煅牡蠣各20g,元胡10g,水煎,日2次,分服;每服6劑,停服1天再服。12劑為1療程。本方有制酸促進愈合的作用,胃酸缺乏癥不可使用。
6、治久咳難愈。①治百日咳用麻杏石甘湯加仙鶴草30g。②成人久咳以止嗽散加仙鶴草30g。仙鶴草味苦澀,性平。能治多種原因引起咳嗽,尤其是久咳,痙咳。用量30——50g。但外感咳嗽者不適宜。
7、治療美尼埃(眩暈癥)。用仙鶴草60g,黃芪15,大棗30g。水煎服。每日服2次,5天為1療程。適于老年人虛性眩暈癥。
8、治療突發(fā)性高血壓。代赭石,懷牛膝等量水煎濃縮液,(每100ml含生藥120g),口服,每日2次,每次25ml,療程為30天。對于高血壓患者服中西藥難下降者也可服用。
9、治老年頑固性呃逆。生姜100g去皮搗烙取汁加開水100ml,當冷卻到25℃時加入蜂蜜,20ml,頓服,每日1次。對老年人呃逆癥全部有效。
10、治療上消化道出血。白及,田七,花蕊石按4:1:2研末混勻,分裝,每包9g,4——6小時口服1包。止血效果良好,止血時間3——7天。
11、治乳糜尿。白及30g,研末,早晚分2次沖服,10天為1療程。
時珍藥行:孫見基
|